第六百一十八章 胡姑娘-《闺门秀》
第(2/3)页
胡将军与汪东升同是西北守将,但并不是在一个地方,听闻关系还可以。汪东升受赵家恩惠更深,后来疏远了,就显得更可恶些。汪东升先被调回京中,但没有谋得自己想要的职位。又再被外派,如今只有妻儿留在京里度日。那位胡将军,则是直到去年,才被调回了京城,出镇京西大营,手握五万兵马,也算是军中的头面人物了。
他回京后,一直很低调,除了关系近的几家亲友走了走,就关门谢客,连建南侯府这里,也不过是递了张拜帖,叫子侄上门拜访过,还挑了个赵玮上朝的时间来,双方没有碰上面,对方就回去了。至于胡将军,则是从未上过门。所以赵家祖孙待他依旧淡淡的,赵玮婚礼,帖子是送过去了,对方也送了份中规中矩的贺礼来,却没有出席。
胡将军回京后,做人如此“独”,兴许正中皇帝的胃口,照理说,应该是忠君一派才对。可他最近的行为却有些暧昧,原因就在于晋阳王有意娶他的嫡长女为正妃,他没有直接回绝,而是说要考虑。
晋阳王在皇帝受伤后,就一直上窜下跳的。他正妃之位尚未有人,侧妃位也没有册封,府里倒是有不少侍妾通房,很可以来几场政治联姻,增加筹码。先前也有不少人家觉得他奇货可居,有意将女儿嫁他为妻,可上赶着攀附的人家他看不上,有权有势的人家又不敢轻易冒险,他挑三拣四的,一直没挑中心水的人选,只知道传言说有一个侧妃位上有了人,正妃之位还是空缺。没想到他居然会挑中了胡大将军的嫡长女,倒也有眼光。
胡将军只有女儿,嫡庶共计三人,只有长女是嫡出。他没有亲生的儿子,倒有个侄子继承香火,还有自小收养的同袍遗腹子做养子。若他的嫡长女做了晋阳王妃,他就算不愿意,也要跟晋阳王绑在一起了。如果晋阳王真有大位之望,这门婚事倒是结得不冤。象胡将军这种有能力有资历有战功的人,被压在西北多年,好不容易才回京得用,自然不希望将来又因为没有后台而在仕途上落后于人,所以对权势颇为看重。他回京后行事处处投皇帝所好,也是为了这一点。
但是眼下晋阳王前程不明,胡将军不敢轻易允婚,就怕他倒霉了连累自个儿。可若直言拒绝,也许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因此他才会犹豫不决,只说要考虑。反正他女儿年纪还小,还等得起。晋阳王那边催促了几回,倒也不敢翻脸。除了胡家嫡长女,他也许再也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正妃人选了。
然而,胡家姑娘本身却对晋阳王十分厌恶。一来她不喜欢这种明晃晃的政治联姻,就象把她当成猪肉按秤来卖似的;二来她外家是京城人士,多年来就没少听说晋阳王的行事荒唐。没一个有名份的正妃侧妃,却有一堆小妾通房之类的,庶子女都有好几个了。胡姑娘也是有傲气的,宁可嫁个门当户对的将门子弟也不肯做王妃。给人当现成的娘。更何况她虽是深闺弱女,也能时不时从外家处知道些朝廷上的消息,知道晋阳王的野心极大,会看上她这个刚从西北回来的乡下丫头,完全是冲着她老子手上的五万兵马来的。问题是这五万兵马并不是胡家的私军。只要胡将军被调离现在的职位,他就会变成光头将军,她对晋阳王而言也会价值大减。胡将军却有可能会因此触怒君王,使得全家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就为了一个镜中花、水中月的后位,胡姑娘认为不值得冒险。
可是胡将军不容女儿在这种大事上插嘴,他觉得女儿只要乖乖听话照他的意思去做就好了。政治上的事,他自会做判断,用不着小姑娘家操心。晋阳王做的事,当然会让皇帝不高兴,但他受晋阳王的劝说影响。也觉得皇帝立皇长子为储,只是权宜之计,等到皇帝伤好了,又或是有了新的皇子,皇长子就没有用处了。问题是皇帝的伤比外界知道的要重得多,眼下只是拖时间而已,否则怎会在痛恨皇后行刺于他的同时,还立皇后所出的皇子为储?这都是不得已,因为他没时间了!等到他拖不下去时,即使有新皇子出世。也不过是一个奶娃娃,能是晋阳王的对手吗?皇长子皇次子的生母浑身都是把柄可以做文章,广平王有眼疾又无意于权势,到时候除了晋阳王。还有谁能继任为帝?这事儿只要保密,风险并不大,甚至可能用不着动用兵力,在朝堂上就能奠定大局。胡将军认为赌得过。
对这样的爹,胡姑娘头痛极了。偏偏胡夫人又软弱,不敢反对丈夫的任何决定。胡姑娘无法可想之下,只能跟要好的表妹郑姑娘私下商量了。她们不认识什么人,只知道赵琇再过几个月就要嫁入广平王府,做皇帝的侄媳妇,赵家圣眷也隆。既然郑姑娘要来赵家喝喜酒,若能找到机会给赵琇递个话,求她想想办法,请宫里把晋阳王的正妃人选早早定下来,那就没胡家什么事了。
赵琇听完郑姑娘的述说,久久无语。莫非西北的将领政治头脑都不大好?汪东升是这样,如今这位胡将军就更糊涂了。他懂得做“独夫”来迎合皇帝的喜好,怎么就不知道避开皇位之争呢?皇帝都立储了,也不停找机会给晋阳王穿小鞋,胡将军到底是心有多大,才会至今不肯放弃晋阳王这艘快要沉的船呀?若晋阳王本人十分出色也就罢了,连胡姑娘都不想嫁给这种男人,胡将军怎么就昏了头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