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县城武备-《汉家日月》
第(1/3)页
崇祯九年十月二十九日,于望招集城内属下武官集合到操守官厅开会,只见官厅里于望高坐上首,左边一排正坐的是李舒为首的汉家军体系武官,右手一排正坐的是邢西扬为首的县城武官,可谓可谓是泾渭分明。
而于望身边左右站立的却是肖先生和全兴,以及操守官衙令吏洪泽明。这个洪泽明以往朱雨泽在时,主书写文移,掌簿籍,也算是掌握一定的权利,不过既然肖先生来了,这以后洪泽明手中的权利被撸掉是肯定的。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看到于望进城第三天就召集属下议事,这些县城武官个个不敢怠慢,匆匆赶来,不过很多人脸上都是一脸的埋怨,埋怨操守大人何苦急急办公,惊扰了他们的安乐。
整个操守官厅寂然无声,只有于望在上首翻看着令吏洪泽明取来的相关文册。
依文册统计,乐亭县城共有军户四百余户,口二千一百余人。屯田有地一百一十顷三十六亩,夏粮征本色麦三百九十石,秋粮征本色米豆六百七十石,共实征夏税秋粮一千一百多石。
此外还要纳谷草三千余束,岁纳杨木柴火二千五百多斤。
根据文册记录,这些明面上的数字是有了,但是历年乐亭县城里该征收上的屯田籽粒一半都收不上。
大明以八事评判边将,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边将都是如此,朝廷对守备官军的要求更是以屯田纳粮为重,纳征的子粒银多,便是政绩显著。
当时朱雨泽在任操守的时候,曾要求继任马头营防守的孙忠明加大屯田籽粒的征收,原因就在此。可惜如今整个大明卫所制度糜烂,连着县城的屯田籽粒都不能达到半额征收,何况以往的马头营?
按照常理,这个朱雨泽也就只能是在操守的位置养老了,不过幸亏他属下有于望这个福将,一直给他送着军功,也算是他祖坟冒青烟了。
于望在仔细的翻阅着文册,底下静坐的汉家军武官人人端坐如钟,而那些县城的武官们个个昏昏欲睡。
另外文册记载,乐亭县城里,除了这些军户外,城内还有约民户一千七百三十多户,人口约九千余人,属于知县管辖。整个县城加上民户和军户,共有人口约一万一千余人,而在整个乐亭县总人口册上才是四万二千余人。
乐亭作为北地边陲小县,能有四万多人口,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和江南那些繁华大县动不动就几十万人口是没的比的。
其中原因众多,首先不提历代的兵祸连绵,就说乐亭县处在渤海沿岸,土地低洼盐碱,滦河又十年九泛,多次改道,生存条件艰苦,人口稀少是必然。
就这四万多人口,还是明朝立国一来,几次大规模移民充实边镇的结果。而且明代疏于户籍管理,且人口增长缓慢。其乐亭县县志记载:“况近来赋繁役重,迁徙无常,又安望其民加多也?”
据旁边令吏洪泽明小心翼翼的介绍,就于望手上的文册还是永乐年间的相关记载,真实人口么,不说鞑子的其中两次入关兵锋直达乐亭劫掠,而且乐亭本身年年人口大规模逃亡,这个全县实际上总人数如果有达到三万人,那么就该烧香拜佛了!
于望大眼瞪小眼,我了个去!一个县人口才三万多?那我马头营算什么?几次流民的收拢,加上这次从鞑子手里抢回来的人口,就在马头营就有人口近两万。
不过也好,于望心中寻思:这么大的县才这点人口,刚好自己马头营里的土地早早就开荒完毕,接下来就应该是向全县各地进军,建立各处的军屯。
乐亭县可谓是地广人稀,这么多的土地资源,于望要是不利用起来,那岂不是天授不取,反受其咎?以往相对于马头营来说,这近两万人口是太多了,但是对于整个县来说,却又是沧海一粟。
娘希匹的,于望心中有了定义,不仅仅要大规模的在全县各地建立军屯,就是这乐亭县里的民户,嘴边的肥肉也要吃!到时候也全部要收入账下,就这还不够!自己地盘里的人口基数还是少,人口啊,人口!自己上哪里去收拢呢?
于望又看武备方面。乐亭县城,共有官兵一千六百八十七人,有马骡二百三十一匹。在军器方面,除刀枪盾矛外,县城现有神威无敌大将军铁炮四门,铜铁佛朗机五十副,铜炮铁炮六十个,还有大量的虎蹲炮等。
当然了,在乐亭县城还驻扎着南兵一支,人数二百,由把总盛世才带领。这支南兵名义上是由于望统率,但是据洪泽明的小道消息说,上次清兵过境,时乐亭操守朱雨泽和县尊老爷求爷爷告奶奶的,这支南兵狮子大开口,没有看到银子,愣是指挥不动。
好吧,这支南兵的存在就等于没有,于望心中一点都不意外。对于于望来说,朝廷的军队完全就是无用,一切还得靠自己汉家军。
接下来于望要求看乐亭县屯田文册,令吏洪泽明脸色为难。原来却是上次朱雨泽荣升,旧的县城管屯官孙忠明也屁颠屁颠的跟着走了,这个新的管屯官还空缺,并没有主事官员。
罢了!于望心中也是有数,就算有了主事官员的报告,那又如何?其报告的一切资料肯定是不尽不实,不看也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