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见闻-《汉家日月》


    第(1/3)页

    看着这些衣冠严整、道貌岸然的乡绅个个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猪哥样。于望心中不禁晒然。

    文人?风月?······。

    说实话,后世的于望在填鸭式的教育制度下,也是背了不少的唐诗宋词。当时的他也算是一个“小文青”,对于一些朗朗上口的诗词甚为熟稔,对于古代的风花雪月、才子佳人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

    古时候的文人“骚客”不仅是妓院的常客,而且还喜欢作文传扬,李白、杜牧、孟浩然、白居易、温庭筠、柳永、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名鼎鼎的文人几乎都曾写过诗文记述与风尘女子的交往。

    为何呢?原因很简单,名士美人,相得益彰。

    这些名家大腕写下了无数令人断肠的名篇。古代文人的共同心声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至于这些老兄为何腰囊鼓鼓,非要跑到扬州去呢?自然是去扬州寻找另类的繁荣,寻找扬州的莺歌燕舞,寻找扬州的纸醉金迷,寻找扬州的声色犬马。

    而在这个时代,扬州最出名的莫过于“扬州瘦马”。甚至当今圣上崇祯帝宠爱的田贵妃便是“瘦马”出身,足证扬州的品牌,不唯民间买账,宫廷也乐意买单。

    如杜牧的自吹自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代的诗人杜牧在扬州混了十年,赢得了嫖客大家的美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光杜牧的才情,就足以让他在风月场所混的很开。诗歌里尤其是“吹箫”二字,尤为传神生动,为画龙点睛之笔也!

    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他每到一地赴任,首先要去“视察”的公共娱乐场所就是妓院。而且对招待有方的下属,还会写诗以赠。诸如“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等等。

    白居易的诗歌更是是堂而皇之的描述如何寻春:“何处春深好,春深伎女家。”

    晏殊这家伙更是写下了令无数无知少女鞠了一把泪的句子:“年年岁岁好时节,怎奈尚有人离别。”“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时穷,只有相思无尽处。”“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些句子当真是让那些敏感又脆弱的风月女子疯狂啊,这晏殊不火都不行。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以青楼女子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在悲伤、痛苦之中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著,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所指代的那个她并非亡妻,而是名妓薛涛。

    当然,其中文人中在古代“娱乐圈”混的最牛逼的就是柳永了,这个老东西,号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当真是后世“淫”民崇拜的楷模。

    林林总总,汉家历代文人“骚客”的名词举不胜举,其中令于望拍案叫绝的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世的于望十分虔诚的学习鲁迅的心态,从来不惮于用最大的恶意揣摩国人的心思。大伙可以想象下,在层林尽染,接天霜叶红遍天的绝美场景下,是个人都会情绪激昂,都会逸性飞扬,这个“坐爱”大有问题,莫非此“坐”乃彼“做”?

    而这个时代的风月圈的名伎们,素质可不是盖的,要文化修养有文化修养,要道德情操也有代表杰出的人物,比如以“水太冷”而出名的钱谦益的故事。这个老东西命好,年过半百还娶了后时“秦淮八艳”出身的柳如是,当时柳如是可才是年纪在二十如许的倾国乱世佳人。

    柳如是,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后时“秦淮八艳”之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清人认为柳如是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后来清兵南下,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摇着尾巴向“我大清”腼颜迎降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