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灵不昧-《剑出华山》


    第(2/3)页

    有时候一觉醒来,莫名其妙换了老板,老裴家的人还是该去哪个衙门上班就去哪个衙门上班,继续做高管,绝对不会因为换了皇帝而缺勤,这也是老裴家尽忠职守的好传统,运气好还能白白升官呢!

    不过,经过再三观察,裴矩还是发现了当代士族的一个大破绽——忠于家族,往往还是死忠……这让他稍稍放心了不少,总算没无耻,不,是无敌到底!

    尽管裴家从小给予他最高级的少爷待遇,家族洗脑也是尽心尽力,可裴矩三世为人,要他为什么什么死忠,那不现实……

    当然,在他三岁死了爹,四岁死了娘之后,为了继续享受最高级的少爷待遇,裴矩不介意在口头上、表情上严格依照家里老古董们的要求来,甚至偶尔还完全超出了他们的心理预期,营造出一个神童的形象,但他心里怎么想,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对于一个曾今叱咤江湖正道三十年的影帝来说,扮演神童只是小意思,保证方方面面拿捏的恰到好处,既不哑火,也不过火,而且裴矩还暗暗宣誓:本届小金人儿还是我滴!

    春光明媚,河东闻喜县裴氏西眷房后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青青苗圃上,一个淡青小身影,正捧着一卷《论语》,一边摇头晃脑的朗诵,一边绕着院子轻快迈步,宽袍博带飘逸非常。

    五岁的脸儿粉雕玉琢。吹弹可破,黑珍珠般的双眸时不时滴溜溜微旋,灵性满溢。任何见到他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生出亲近喜爱之情。

    但没人知道,正在朗诵经书的裴矩。每一次迈步,小腿儿看似轻快随意,实则用尽力气,腰腹腿脚的筋骨肌肉都得到恰到好处的伸缩锻炼;每一次摇头晃肩,看似呆呆楞楞,书生酸气十足,实则胸背肩臂的筋骨肌肉每一分每一毫都在以某种神秘频率微微震颤;甚至他双手每一摆动书本,手腕掌指都在似松还紧的反复抓握。若非对力道的拿捏精微异常,早就将书本捏破了……

    【元始真法】初层【炼己筑基】,养身健体,舒筋展骨,聚性止念,摒情去妄,乃是简单而精微的练拳、静坐的基本入门功夫。

    对于一个五岁的孩童来说,静坐修心当然容易,亦是儒家子弟修心养性的日常功夫,练拳踢腿也不难。但若是想随心所欲的修炼自创的拳脚筑基功夫,那就难了……

    值此魏晋玄学余波绵延的时代,所有人都是笃信事出反常必有妖滴——三岁能文五岁成诗的神童可以接受。三五岁就自创武功的妖孽绝对不能留!

    表现的太妖孽了,当真会被人当作妖孽附身给悄悄仍进茅坑淹死!

    河东裴氏固然算得上当世一等一的豪门大族,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向来以德业文章为重。

    纵然在这数百年风雨飘摇的混乱世道之中,裴氏族人多半都会习武,且对带兵打仗不陌生,但族人们骨子里仍旧很固执的认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所以。裴氏子弟一般在六岁前是只许读书识字,不许习武。为的就是打下良好的文采基础,避免过早沾染习武之人争勇斗狠的性子。甚或一念之差而沦为江湖莽夫。

    只有在六岁之后,才被允许学习兵法、武功、射箭、骑马、驾车等等,就算如此,这些项目也是当作儒家教学中君子六艺的标准辅助课程,也就是培养文武双全的牧民官——平日为政,治理百姓为主,危急时刻也能上马,带兵打仗为辅,但主次万万不可颠倒!

    实际上,孩童时期开始习武的最佳年龄是三至七岁,从六岁开始习武,不算早也不算晚,若是资质上佳,吃苦耐劳,大体上不耽误成为高手的机会;

    若是资质不佳,又偷奸耍滑,早三年晚三年习武也无甚区别,终归成不了高手!
    第(2/3)页